堂伯教书30年,退休后安享晚年,却被儿子坑惨了

讲述:王路奔

撰写:明豪兄

图片: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

2023年春节,我携妻儿回老家过年,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,有两个年头没有回家了。一家人团聚,喜笑颜开,吃吃喝喝,说说笑笑,充满浓浓亲情。

我在门口闲逛,住在前面屋子的堂伯拄着一根拐杖,颤颤巍巍、步履蹒跚地走过来。我喊他一声,递给他一支烟,他听不见。我对着他耳朵大声喊,问候他,才能听清一点。

堂伯和我说了几句话,又慢悠悠地走了。不一会儿,堂伯母又过来了,看上去两鬓斑白,满脸疲惫,她向我借1000元,说是她儿子回来后就还我,我便给了她1000元现金。

堂伯当教师30年,又退休多年,领着不菲的退休金,本该衣食无忧,安享晚年,可惜后来家庭变故,生活陷入困境。

晚上,我和父亲吃菜喝酒,聊起堂伯的事,父亲一番感慨。堂伯年轻时风流倜傥,玉树临风,也是我们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,没想到退休年老后,陷入如此不堪境地。

父亲比堂伯小五六岁,也差不多是一起长大的,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有幸接受初中教育,成年后,他们先后进当地小学当民办教师,并先后转正,为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,后来又分别先后退休,也算是托了国家之福。

他们退休后,又成了牌友,每天吃完中午饭,便一起去村里棋牌室牌。不同的是,这两年,父亲身体和精神状态很好,牌技飞涨,头脑灵活。而堂伯一是听力不好,二是头脑反应变慢,因此没有人愿意陪他牌了,大多数时间是他孤独地坐在一旁,看别人牌。

展开全文

堂伯年轻时运气很好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,堂伯初中毕业后,在家闲了几年,被熟人介绍进了村小学当民办教师,一做就是十多年。

到了八十年代中期,村小学的老校长调走了,因堂伯和他处理很好,他向上级部门介绍堂伯临时接任校长。

恰逢当时的政策对任职学校的民办教师有照顾,优先转正,堂伯借助这个机会顺利转为公办教师,校长的职务也成为正式。

那时候的堂伯人生得意,也不过才三十几岁,加上他长得儒雅帅气,风流倜傥,成了我们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。

堂伯在没有当校长、转正之前已经结婚,堂伯母是老实巴交、勤劳朴实的农村人,在家种些田地,他们生有两子一女。

当时,堂伯母的妹妹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子,尚未婚嫁,喜欢去堂伯母家玩耍走动,一来二去,堂伯和堂伯母的妹妹两人暧昧不清,这是有地位的男人的通病,而年轻漂亮的女子也倾慕有地位又英俊的成熟男子。

这件事闹得家庭不睦,鸡飞狗跳,争执不休,后来以堂伯母的妹妹远嫁他乡、和堂伯母家自此不相往来而告终。

堂伯安安稳稳从教30年,办了病休,早早回农村老家休息了。从此,他和堂伯母养些鸡,种点菜,带带孙子孙女,尽享天伦之乐。有时和一群退休老人一起牌,聊聊天,消遣一下,日子过得逍遥自在。

堂伯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同在一家国企上班,女儿早已出嫁,唯有小儿子远青让他不省心。远青从小就不安分,小时候闯过很多祸,也挨过很多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远青从师范学校毕业,进城区一所小学当老师,刚开始几年也还踏实,并且在这个阶段娶妻生女。

到了2000年代,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,有一部分人赚到钱了,远青眼热,不于当老师一辈子拿工资,一眼看到头,他想出去搏一把。

远青找办好停薪留职后,做过很多生意,开过汽车美容店,开过小饭馆,无一成功,均以失败告终。

远青不是做生意的料,他好高骛远,眼高手低,总想一口吃个胖子,一日暴富。要知道,大凡生意成功者,也是经过长期艰苦的拼得来的,不会一帆风顺。

一般人都会有变通,当一条路走不通,走另一条路就行了。远青如果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,不一条路走到黑,老老实实回学校教书,也不至于妻离子散,起码能保证他人生的下限。

远青偏不这样想,在他的心目中,天生我材,他注定是干大事的人。远清有个在交通部门当小的亲戚,通过他的,接到一个交通设施方面的小工程,如果能干成,当然能大赚一笔。

没有资金,远青凭三寸不烂之舌,巧舌如簧,找亲戚朋友、同学同事集资入股,被他筹得一百多万。没有人手,远青找邻近村里的泥瓦工、木匠、建筑小工等,承诺他们高工资、年底分红,也拉起了一个十来人的队伍。

施工队准备出发,在这个节骨眼上,远青工作的学校通知他,政策收紧了,要他回去教书,不回去就作自动离职。远青的施工队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,就不理学校那边的通知,也正式丢掉教师的工作,硬生生地断了这条退路。

远青当时并不在意,雄心万丈,一门心思想发大财。施工队到达施工地点,需要点,自己垫资金先施工。一番折腾,小小的一百多万用得七七八八了。

远青继续找熟人集资入股,突然传来一个噩耗,交通工程设施的主管部门因违法被调查,他主管的这个工程暂时下马,等候通知。

这下远青傻眼了,前期投的钱又收不回来,工人要花工资,临时租的宿舍和办公点需要租金。熬了两个月,得到消息,工程上马的时间遥遥无期,工人的人心也散了,命讨工资,远青迫不得已,只能关门停业。

家乡是回不去了,消息传回去,很快债主就围门了。债主找不到远青,就找远青的妻子,找堂伯和堂伯母,在他家撒泼耍横。

远青不知身在何处,他的电话被爆,他向债主一一解释,他认账,给时间他,慢慢还。

堂伯、堂伯母和远青的哥哥姐姐均被拖下水,每月留点生活费,其余的工资均拿来为远青还债。但杯水车薪,仍不断有债主上门哄闹,甚至大年三十堵在他家里,砸碎窗玻璃。

远青躲在外地,几年没回,那几年过年,堂伯一家过得提心吊胆。远青的妻子不堪其扰,带女儿改嫁了,等远青偷偷回来,两人办了手续,自此远青已是妻离子散、孤家寡人。

远青深受击,四处流浪,工也不想,做生意翻身也不现实,也不知道怎么活下来的,他也向我借了一点钱,我也是没算他还,准备送给他了。

后来,远青每次灰头土脸地偷偷回来两天,看下父母,堂伯不想理他,大骂他毁了这个家。堂伯母暗自流泪,为远青做点好吃的,等他再离开时,往他手上塞几百元钱,母爱真的是无私的!

如今,堂伯和堂伯母均已年迈,远青不知所踪,堂伯的大儿子和女儿要为远青还债,日子也不好过,他们自己也有家庭和孩子要照顾,无法面面俱到,夫妻吵架是常事,生活也不幸福。

堂伯的退休工资卡被一个债主拿走,每月转过去的工资,拿一点生活费给堂伯,其余全被扣掉。堂伯和堂伯母过得紧巴巴的,苟延残喘,我父亲也只能经常接济他们。

子女成器,父母就幸福;子女不成器,会把父母闹得鸡犬不宁。堂伯家这种境遇,作为本家亲房,也帮不了大忙,只能尽点心意,也希望他们有生之年能苦尽甘来,走出困境,健康长寿!